央广网

农业部部长解读:今后粮食该如何种?

2018-03-07 17:29: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3月7日消息(记者张闻 徐升)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今天召开记者会,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农业部新闻发言人、办公厅主任潘显政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

  这些年,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基本解决14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现在我国粮食库存处于历史高位,为调整农业结构,这两年接连调减了玉米和水稻面积。这是不是意味着中国已经不用再生产这么多粮食?

  对此,韩长赋回应:“过去两年我们比较大力度地引导玉米种植的调减,主要调减非优势地区。现在水稻偏多,特别是东北粳稻出现库存积压。所以要顺应市场供求形势的变化来引导调整,这种调整绝不是说我们不需要粮食生产了。习近平总书记讲,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饭碗里主要装中国粮是必须保证的。根据供求形势变化,现在不追求连增,但产能要稳定,有需求能生产,能供得上。”

  与水稻、小麦的种植面积调减相生相伴的还有收购价格的降低。毕竟价格降低影响的不仅有农民种粮的热情,还有他们实实在在的“钱袋子”。韩长赋说,这笔账农业部心里有数,价格下调带来的收入影响主要由政府和国家担着,“农民种小麦和水稻,在目前的水平下有账可算,调减幅度不会很大。价格下调会对农民收入产生一定的影响,国家在下调收购价格的同时,对种粮农民采取直补的方式,适当补助农民。现在籼稻和粳稻大概分别下调1毛到2毛,下调带来的收入影响主要由政府和国家来承担。下一步将引导农民种植优质水稻、种植强筋和弱筋小麦,这是我们的弱项,同时在改革中加快完善补贴、保险等配套机制,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自古以来,农民的收入都与地绑在一起,这意味土地政策注定是9亿农民朋友最关注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九大提出,在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给农民朋友吃了一颗“定心丸”,但个性化的困惑和担心依然存在,没有分到地的新增人口怎么办?进城落户之后这些承包地会不会被收回?

  对此,韩长赋给予了开诚布公的回应:“有些二轮承包没有拿到地,有的是新增人口,有的是当时粮价低,搞农业收入低,出去打工没有参加二轮延包。农业部在研究举家进城落户农民承包地的问题,总的原则是坚持承包土地‘大稳定、小调整’。解决人地矛盾的问题不能完全依靠无限的细分、均分有限的部分,地块越分越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通过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通过多渠道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包括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来统筹解决该问题。”

  去年,农业部专门开展了抗生素残留在养殖环节的监测。这为老百姓的餐桌上能吃到绿色安全的食品提供了政策和技术支持,农业部新闻发言人潘显政表示:“2017年我们监测了猪肉等主要畜禽产品包括抗生素在内的14类70种药物的残留,合格率达到99.7%。下一步,农业部将狠抓兽药残留监控和细菌耐药性方面的监测,推进兽药生产经营使用可追溯管理,引导养殖者‘少用药’‘用好药’,保证畜禽产品安全。”

编辑: 倪艳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