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静观]无用功的大用

2017-09-14 16:23:00来源:央广网

  在驾驶证考试不甚规范的年代,因为和驾校负责人沾亲带故而先拿驾照、再学开车,并不是太罕见的事。我坐过两位拥有这样“真”驾照朋友的车,行车五分钟便从车辆诡异的走位和朋友“野路子”的应激反应中看出端倪。听说驾校无用?其实谁上过谁知道。

  上学更是这样。

  昨晚,有媒体刊出与10岁上大学女童的父亲的对话。10岁女大学生张易文有着与周围小伙伴迥异的童年。她从未接受过学校教育,4岁起在父亲张亚东开办的私塾里读书。2016年她首次参加高考,总分172分;复读一年后,今年,她以352分的成绩被商丘工学院专科录取。

  和所有入私塾、没有接受义务教育的孩子一样,发生在张易文身上的显见的违法,并没有人认真追究。张亚东称,“我认为现在的传统学校教育,有些僵化为教学,教学又僵化为应试。……张易文接受的是完整的教育,我们不做偏难怪题,不做无用的应试训练,只学基本的科学知识。”

  这位父亲眼中,从最简单的“天、地、人”、“ABC”开始的漫漫9年义务教育被“应试训练”四字一言以蔽,让一个10岁孩子在一年内将高考成绩由100多分突击到300多分,反而是“完整的教育”。这就好比,一边投诉邻居家人口众多二氧化碳超排污染环境,一转身回家立马点了三万响的炮仗。张先生违法不但理直气壮,还违出一种意境。

  因为女儿喜欢高考复读班的生活、向往大学开学,张亚东得出女儿具备读大学心智的结论。暂且不论未成年人如此表态在法律意义上压根不被视为有效的意愿,先想想10岁的自己想做什么,几十年后回首,何其荒诞。人贵有自知之明,我无意以此刻薄远离同龄玩伴的无辜女童,但自己的女儿是否是那早慧的千万分之一,做父亲的从来没有自问过吗?“神童”一词如“美女”般廉价,网友讽刺,“172分是只做选择题碰运气的得分吧”。突击后够上的专科线,距离真正的少年班“学霸”,中间大概还差10个拔苗助长的故事。

  退一步说,即便基础教育被简化为“应试教育”,这就是一门无用之学吗?9年义务教育和3年高中,除了应试技巧,更循序渐进灌输我们以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精华。数十年来一整个行业呕心完善的高速列车,纵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又岂是路人一时兴起组装的马车所能超越?尤其重要的是,12年的青春留给所有人丰厚的遗产,单纯的同学友谊,校园政治、班级斗争中对人情的体味和情商的磨砺,有谁是生来就会和陌生人得体交谈的?都是托过去十多年的福。

  张亚东是诚实的,他说,“我认为所谓根本的、真实的教育,就是早快好省。”为了这个“早快好省”,他就着一个貌似完好的车架,把手头仅有的几个零件往里一塞,宣布新车下架。中间遗漏了什么、省略了什么?在所不惜。就好像那些没有学过一天科目一、二、三,仍然上路的司机。只要天朗气清、前后无车,他们行车无比安全;直到有一天突降暴雨、突遇垮塌、突发事故,驾校里所有关于雨天行车、过单边桥和紧急制动的课程,突然不再多余了。(记者沈静文)

编辑: 高杨
关键词: 静观;无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