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7月12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最近,一名男子因连续每日服用8颗维生素,出现了严重的肝衰竭现象。

这名男子因为经常生病,认为自己缺乏维生素,没想到大量补充维生素却带来了其它疾病。我们必须补充维生素吗?如何正确补充?

 

为什么“保健版”维生素更贵?

维生素在人体内的量不到1%,却很重要。虽然它们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但在人体的生长、代谢、发育过程,维生素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维生素在人体内不能自然合成,必须通过食物获取,市场上也有各种维生素补充剂。有的维生素作为非处方药出现在药店里,有的则披上了保健品的外衣。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中国营养学会理事范志红表示,国家不会给保健品定价,作为保健品的维生素,价格里往往包含广告宣传等各项费用,所以普遍比作为药品的维生素贵。

切不可过量

目前公认的维生素有13种,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的性质不同,在体内的储存时间也不一样——对于不易排出体外的维生素,一旦积累过量,就有可能发生中毒。

维生素A、D、E、K为脂溶性维生素,这类维生素容易在神经里积累,因而会在体内储存较长时间,有的甚至能存半年以上。一旦积累过量,就有可能出现中毒的情况。

维生素C和8种B族维生素则是水溶性维生素。很多人都知道维生素B1、B2、B6和B12,实际上,烟酸(B3)、泛酸(B5)、叶酸(B9)、生物素(B7)也是B族维生素。一些水溶性维生素很容易排出体外,在体内的储存时间只有两三天,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摄入后不久就会从尿液中排出。

新闻中的这名男子,摄入过量维生素而出现肝衰竭,可能是特异体质损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主任医师赵新颜解释道,涉及膳食补充剂导致的药物性肝损伤,一般分为直接肝损伤和特异体质损伤。前者是指吃的药数量越多,发生肝损伤的几率就越大、越严重;后者则是指身体对摄入的保健品或药物的反应性过强,出现了不适应的反应,最后导致代谢物对肝脏的损伤,严重情况下就会出现肝功能障碍。

烹饪方法也很重要

由于减少摄入胆固醇、刻意拒绝吃动物肝脏等饮食观念,维生素A是国人普遍缺乏的一种维生素。因为水溶性维生素在体内不易留存,维生素B1、B2的缺乏问题也比较常见。

解决维生素缺乏的问题也很简单。一般来说,合理搭配食物、营养均衡,我们就能从日常饮食中摄取足够的维生素,无需外服维生素补充剂。不过,合适的烹饪方式也很重要。

煎炸会让维生素大打折扣;为了让肉吃起来更嫩而加的碱,也会大量破坏维生素B1、B2和维生素C。不过,并不是所有维生素都怕热,而且即便是怕热的维生素,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方法避免在烹饪过程中破坏它们。例如,维生素C虽然怕热,但如果在烹饪过程中加一些酸性物质,它就变得很耐热了。番茄和柠檬本身很酸,因而在烹饪过程中,营养素的损失也就没那么大。另外,我们不必追求将维生素百分百地保留下来,能保留百分之七八十也很好。

最重要的是,补充维生素要遵医嘱、听从营养师的建议。如果摄入过量维生素,即便没有出现新闻中提到的肝衰竭,也可能会出现口干、便秘、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过量摄入维生素还可能影响物质代谢,例如过量摄入维生素B12会干扰高尿酸血症患者等的尿酸代谢过程;过量摄入维生素B6则会影响神经系统功能,不利于帕金森患者的治疗。

范志红建议,如果感到身体不适,应当先去医院做检查,再找营养师分析膳食情况,最后由专业人士给出建议。维生素,不是想补就补的。

监制:梁悦

记者:鹤佳 杨扬

编辑:马露丝 彭毓姬

编辑:曹宇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