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生活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中国之声 > 全球华语广播网

大连、三亚填海造田建机场 盘点各国填海工程利弊

2014-09-18 12:50:00  来源:中国广播网  说两句  分享到:

  央广网三亚9月18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内陆机场不少见,但是海上机场对很多人来说还是比较新鲜的。近日,海南省宣布,计划在三亚市填海建设大型空港。但是,这一海上机场项目因涉及成本高、存在潜在环境风险等因素,引发了担忧。无独有偶,在2012年开工建设的大连新机场填海项目也被诟病为“未批先建”、缺乏环评报告等。大连新机场建设指挥部就此回应称填海造地手续完备。

  民众之所以对填海造机场有所忧虑,大多情况来自于以下几个问题:有没有必要?成本会不会太高?是否绝对安全?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有没有进行科学评估等等?

  填海造地,这种做法在海外并不新鲜,包括中国香港、日本、韩国、荷兰等地都有填海造地的经验可供借鉴。先来看看香港。《中国日报》亚太分社记者李涛介绍,香港土地资源极其匮乏,增加土地供应的手段基本完全依靠填海工程来完成。

  李涛:截止到去年的3月,香港从填海工程获得的土地面积已经超过了67平方公里。占香港土地总面积的7%,而这7%的填海用地却容纳了27%的香港人口以及70%的商业活动,上个世纪90年代被认为是香港填海的黄金时期,一大批的计划,包括现在的香港国际机场以及中环和湾仔地区的填海计划都先后被落实。现今香港很多繁华的地区,当中包括德辅道以北的中环、湾仔、铜楼湾、港澳码头等,都是依靠填海而取得的土地,而香港很多的标志性建筑也都坐落在填海区上,这就包括了国际金融中心以及香港会议展览中心等等。去年年初,行政长官梁振英也通过施政报告公布了五个近岸平台的选址,目的也是为了将来香港的发展,进行土地供应的储备。

  填海工程的开展对香港的方方面面都有影响。由于环保主义者的反对,如今填海需要满足三个原则。

  李涛:除去了为香港居民提供了大量的生活和工作用地以外,填海造地的另外一方面就是把诸多的香港岛屿与陆地连接起来,但同时这也造成了一些海湾的面积不断的缩小,甚至消失。比如今日的维多利亚港,在经过多次的填海造地以后,面积早已大幅的减少。90年代中期以后,越来越多香港的环保主义者开始站出来反对政府填海,香港的法院曾经在2003年的一个裁决中指出,进行填海必须要符合三个以下原则,包括是否有经济、环境和社会方面的迫切性,有没有其他的可行方法以及方案是否对海港的损害减到了最少。香港政府也因此特别成立了咨询性质的共建维港委员会,听取民间对于政府进行填海工程的有关意见,来争取更多的市民对填海工作的支持与理解。

  再来看日本。寸土寸金的日本很重视土地的合理利用。《全球华语广播网》日本观察员黄学清做出介绍。

  黄学清:日本的填海造地有相当长的历史,仅战后新造陆地就有1500平方公里以上,相当于20个香港岛。沿海城市大约有1/3的土地都是通过填海获得的,日本的填海造地大部分用于工业,都经过了周密的规划,比如在建造的港口附近建设工业区,使能源消耗多的钢铁、水泥、发电和汽车业等成本下降,促进了这些部门以及造船、机械和建筑等工业部门的发展,而且使以石油为原料的工业飞速发展。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为日本的工业腾飞做出了贡献,但是在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后遗症,例如沿海滩涂大量减少,造成海洋污染,很多靠近陆地的水域里的生物活动已经消失,甚至出现了更多的赤潮现象。另外过多的填海还导致了天然湿地减少,海水自我净化能力减弱,水质恶化的后果。为此日本在不断的研究实验各种恢复生态环境的方法,包括人造海滩,人造海洋植物生物带等等,政府对这些研究和项目也有专项的支持,并且现在填海造地的申请要得到政府的批准已经是非常困难的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政府意识到了这对日本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现在在进行的填海工程主要是城市垃圾的填埋,也是经过专家进行环境调查和评估的,比如东京湾的填海工程就是将垃圾和泥沙作为主要原料。

  在韩国,仁川国际机场就是填海造地的典范。不过,基于填海造地工程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韩国从1998年以来已经开始实施谨慎的围填海政策,进行围填海总量的管理,要求填海工程必须经审批获得许可后方能填埋。《全球华语广播网》韩国观察员南黎明做出介绍。

  南黎明:之所以填海是有原因的,韩国因为迅猛的经济发展,进入90年代就开始发现了原来的基辅国际机场已经不够用了,所以就想着筹建一个大型的新机场,但是韩国这个国家它有一个特性,那就是人口过于集中,诺大一个国家将近一半的人口都居住在首尔及首尔周围的卫星城市,这样一来想在首都附近找一块儿可以建造诺大的机场的地方已经是不可能了,所以就考虑到在仁川近海的岛上找土地,最后想的办法就是将两个岛中间的那一片湿地填埋,然后建机场,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减少收购土地过程当中的麻烦,开始也因为各种原因受到反对,比如说对环境的影响,还有是否有必要投巨资去建机场等等,但是仁川机场从建造的时期开始就对环境生态都派专家出面进行了非常深刻的考察还有研究,无论是地点选择还是设计方面,都是在对环境保护方面加以考虑之后才开始建造的。

  最后,来看荷兰。荷兰填海造地的历史已经有800多年了,四分之一的土地都是靠填海得来的。但是,随之而来的生态问题也给荷兰人上了一课。荷兰留学生李菲做出介绍。

  李菲:荷兰1950年到1985年间把湿地损失了超过一半,荷兰在降解污染调节气候的功能上就出现了许多环境的问题,比如说近海污染、鸟类减少等等。1990年以后,荷兰政府就意识到填海造地对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破坏,荷兰农业部出台了自然政策计划,还计划用三十年的时间来恢复生态环境,然后把一部分从前填海造地得来了一些土地,给它恢复成原来的湿地,就比如说荷兰把位于南部的一条水道两岸的部分堤坝给推倒了,然后填海造地得来的土地又再一次被海水淹没就恢复成为了可以供鸟类栖息的湿地,也恢复部分过去的一些景观。

编辑:夏可欣作者: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头条推荐

关闭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