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7月15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将于16日在福建省福州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他强调,申遗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利用,要总结成功经验,借鉴国际理念,健全长效机制,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2021-07-15 新闻和报纸摘要全文>>>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增12处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目前共拥有世界遗产55处,并已建立起较为完备的保护、管理、监测和研究体系,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就。

  今年7月10日,鼓浪屿管委会启动了对八卦楼的修缮工作。管委会文化遗产保护处处长陈辉杰介绍,这是2017年鼓浪屿申遗成功后最大的修缮项目。

  陈辉杰:(按照)真实性、完整性、最小干预性和可持续性的原则,开展修缮保护的工作,对一些残损的钢梁进行替换,工艺方面,主要还是水刷石、水磨石的工艺,木门窗的修补油漆的工艺。

  如何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主任蔡松荣介绍,申遗成功后,鼓浪屿严格将每天上岛的游客数量控制在3.5万。

  蔡松荣:保护是主基调,发展是利用文化遗产地特有的人文资源和独特而优美的自然风光,尽可能地提供更便捷、更丰富的旅游体验。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备的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监测和研究工作体系,并充分利用专业机构力量和新技术,为世界遗产提供了更好的保护和展示。

  2018年,良渚古城遗址监测预警平台建成上线,实现监测数据分析和预警的智慧化。

  管委会文物与遗产管理局副局长孙海波:依靠数字化的技术,做到一张图能够看到整个良渚遗址的保存状况。接下来会对系统进行提升,更多地还是依靠数字化的设备、数字化的思路,达到遗产保护的专业化、智能化、系统化,打造遗址保护的标杆地。

  目前,我国共有55项世界遗产,与意大利并列全球首位,也是世界遗产类别最齐全的国家之一。

  教育部副部长、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主席田学军表示:中国将世界遗产保护纳入国家战略,用法律和制度构建起了世界遗产保护网,将遗产保护与增进人民福祉有机结合,促进遗产地保护和管理状况持续改善,工作成果得到了国际同行高度认可。

  本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即将审议一项文化遗产申报项目——“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我国的世界遗产名录上有望再添一颗璀璨明珠。

  国家文物局世界文化遗产司负责人张磊:通过申遗工作不断深入,泉州古城保护进入崭新阶段。我们对本次大会审议的结果持谨慎乐观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