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5月4日消息(记者朱敏)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从建设之初到如今向全球开放运行,都有这么一群人相伴,他们从青葱岁月到而立、不惑之年,与“中国天眼”共成长。在五四青年节这一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支建设“中国天眼”的青年骨干团队。2021-05-04 新闻和报纸摘要全文>>>

  现年38岁的孙京海,2005年以南仁东研究生的身份加入FAST团队,身为当时FAST团队的青年一员,他勇敢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确定了馈源支撑系统的控制方案,实现了望远镜性能指标。

  孙京海:书本上设计方法不好用,就创造新方法,通过几轮的测试、改进,对新设计的性能和可靠性心里就有底了。我觉得青年人有身体条件,有胆量,就应该勇往直前去创新,去解决困难。同时更需要老一辈的正确引领、信任和支持。

  37岁的清华学子姚蕊攻读研究生阶段便进入FAST项目组,如今已成长为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机械组组长。在FAST建设期间,她探索解决FAST馈源舱超重问题的创新方法,最终摒弃多年圆柱体形状的设计方案,创造性研制了现在的“钻石三角形”馈源舱。

  姚蕊:我觉得作为青年,面临科研方向选择的时候,个人爱好能和国家需求联系在一起会是非常幸运的,将个人的科研发展和国家需求联系一起,是个人能力和国家实力的共同成长过程。

  FAST团队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零起步的科研项目,他们坚守了阵地、不断攻坚克难,十几年只做一件事。FAST总工程师姜鹏说,团队里每个人与FAST都有长长的故事,但所有人故事的起点都是指向一个人——南仁东。

  姜鹏:因为他,我们参与了这项前途未卜的事业,为之奋斗这么多年。我突然觉得有点恍惚,好像又回到了多年前的大窝凼,好像又听到了南老师沉闷的声音对我说:姜鹏!你在哪儿?给我过来!虽然我经常反抗,但他依然那么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