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4月15日消息(记者阎建光 周强 张兆福)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在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有一个葫芦文化基地,当地不少残疾人在葫芦上烙画和雕刻,用一双巧手传承中国传统艺术,实现了人生价值,也过上了好生活。《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同心奔小康》15日推出:《残疾农民心怀大梦想 葫芦烙画铺就小康路》。2021-04-15新闻和报纸摘要全文>>>

 

  葫芦文化基地建在黔西县岔白社区,工作室里,上千个形状各异的葫芦悬挂在半空中,散发着淡淡的木香味。

  杨加云从一堆葫芦里精挑细选出一个。一会儿功夫,原本光秃秃的葫芦,被杨加云描上了一棵栩栩如生的大树。

  杨加云:刚来的时候一点都不会。以前我在老家的时候,就是在家里面做点饭,放牛之类的。

  基地里大部分是残疾人,杨加云是其中之一。20岁时,一场车祸使他的左腿严重受伤,丧失劳动能力的他,陷入了低谷。在一次就业培训中,他第一次接触到了葫芦烙画,人生轨迹开始转变。现在,杨加云靠着努力和悟性成了优秀的画手。

  杨加云:现在不用什么图案之类的,就是自己的脑子里面怎么想就怎么做。

  帮助杨加云找到方向的人,是李德华。他是杨加云的导师,也是葫芦文化基地的创始人。46岁的李德华出身贫困家庭,靠着亲戚帮衬学习美术,后来在昆明、贵阳艰难创业。2017年,带着在外打拼十几年的积累和为家乡做点事情的决心,李德华返乡创办了葫芦文化基地。

  李德华:我自己是一个残疾人,自己走过这么一段路,知道现在的残疾人他们心里面需要什么。初衷我还是解决残疾人的就业。

  此后,黔西县和对口帮扶黔西的广州市花都区也积极扶持葫芦文化基地,帮助他们配备先进工具,解决资金困难,打开销路。

  黔西县对广办常务副主任吴恒:借助东西部协作,带动残疾人群众能更加有效直接地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工程里面来,乡村振兴的路上一个也不能少。

  如今,葫芦文化基地,一年能卖出十几万个葫芦。4年来,李德华见证了这些残疾人生活的变化,他说,还将努力让更多残疾人找到自己的幸福。

  李德华:下一步,把我们地方的一些非遗的文化元素和我的葫芦嫁接起来以后走向市场,残疾人就业这一块肯定就会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