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爱国情 奋斗者】高伯龙:为多型国之重器安上自主导航的“中国芯”

2019-09-16 07:00: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9月16日消息(记者李琳 贾朝星 张超)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我国激光陀螺技术领域的创始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高伯龙,生前是国防科技大学原光电科学与工程科学学院教授,他带领团队奋斗40多年探索攻关,开辟了一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激光陀螺研制之路,为多型国之重器安上了自主导航的“中国芯”,这是继美、法、俄之后,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能够独立研制激光陀螺的国家。2019-9-16 新闻和报纸摘要全文>>>

 

  激光陀螺是导弹、飞机、舰船等武器装备实现精准打击、快速反应的核心部件,可以不依赖外部信息,实现自主导航、制导和定位。上世纪60年代,西方一些国家已经广泛应用并实施严密技术封锁。国防科技大学某系主任罗晖回忆说,中国第一次接触到激光陀螺,是1971年钱学森交给科大的两页纸:

  罗晖:当时就是两页纸,给了一个线索,一个引子。

  这两页纸代表的科学难度,堪称世界级“密码”。高伯龙通过大量计算,用一年半时间破译了密码原理,并提出了我国独有,与美国完全不同的四频差动陀螺研制方案。

  理论大厦建立用了一年半,制造第一台样机却用了20年,每一个零部件的攻关都是从零开始。

  国防科大某学院政委张运炬回忆:有些材料一旦进口,这个自主产权又落后了,实际上你还是被别人卡着脖子。高院士最难的就是这个,都靠自己。

  1994年第一台激光陀螺样机诞生,伴随着它一起问世的,还有高伯龙率队研发的中国第一台高精度反射率透射率测试仪等一批令国际瞩目的科研成果。这一年,已到退休之龄的高伯龙又盯上了让激光陀螺走向战场,成为真正的武器之眼。

  高伯龙78岁那年,我国首套使用新型激光陀螺的导航系统问世。该型装备在某海域进行测试,导弹发发命中,从此我军有了自主导航的“中国芯”。

  高伯龙曾这样坦露心迹:一个人的志愿应该跟客观实际相符合,应该符合国家的需要。

  2017年12月,高伯龙走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系政治协理员刘和旭反复问他还有什么要求,高伯龙提了两条。

  刘和旭:第一,四频陀螺一定要用好。未来一定会有更大的用处。第二,他觉得有个学生的一篇论文挺有价值的,希望审一审,再给它出版,提了这两个要求。他的世界很单纯,很纯粹。

编辑: 曹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