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这就是英雄的模样】扫雷排爆大队战士杜富国:将生的希望留给战友

2019-05-20 07:00: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5月20日消息(记者黄翔 李子骄 李森林)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杜富国是陆军某扫雷排爆大队的一名90后士兵,在一次扫雷排爆作业时,突遇险情,为保护战友他英勇负伤,请听报道《这就是英雄的模样》上篇。2019-5-20 新闻和报纸摘要全文>>>

 

  “你退后,让我来,六个字铁骨铮铮,以血肉挡住危险,哪怕自己坠入深渊,无法还给妈妈一个拥抱,无法再见妻子明媚的笑脸,战友们拉着手趟过雷场,你听,那嘹亮的军歌,是对英雄的礼赞。”

  这是2018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上,评委会给扫雷战士杜富国的颁奖词。2018年10月11日,杜富国和战友在中越边境进行扫雷作业时突遇爆炸。危急时刻,他把战友护在身后,自己却被一颗加重手榴弹炸成重伤,永远失去了双眼与双手。

  春暖花开的季节,记者又一次踏上了杜富国战斗过的土地——云南省麻栗坡县猛硐乡。这里曾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边境作战的主战场,乡长盘院华告诉我们,战争给这里遗留下了超过一百多万枚地雷。

  盘院华:边境沿线的三万亩土地是不能种的,也不敢去。第三次扫雷以后,交回老百姓手里的土地是五千亩,基本上人均可以多出一亩土地,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我要脱贫啦。

  2015年,陆军部队开始组织第三次大面积扫雷行动,入伍5年的杜富国主动向组织递交了请战书,他这样写道:“怎样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衡量的唯一标准,就是真正为国家做了些什么,为百姓做了些什么……

  杜富国:有一个村子87个人被炸得只剩下78条腿,每家都感觉经历着雷患的折磨,我们人民子弟兵,本应该冲锋在前,我们当兵不去,谁去?特别热爱这身军装,热爱军人这份职业。所以把中越边界雷场扫除掉。

  抱着这种朴素但又坚定的信念,从2015年开始,杜富国3年多时间里进出雷场千余次,排除爆炸物两千四百多枚,处置各类险情二十多起……

  在危险面前,杜富国总是让同组作业的战友退后,他常说的一句话,“让我来!”。

  扫雷大队四队战士张鹏:富国他就是一个当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会直面困难,而不会去退缩。在面临危险的时候,他说出你退后让我来,不是一个偶然的事件,而是一个必然的事件。

  杜富国进入扫雷大队后,第一次专业理论考试,他只考了32分,全队垫底。从那次以后,除了日常训练,杜富国几乎是书不离手,加班加点学习扫雷知识。

  杜富国:我之前是一名边防战士,对工兵一无所知,什么都不懂,只有自己多付出才能跟得上战友们的步伐。

  经过努力,杜富国的扫雷专业理论成绩从32分到70分,再到90分,甚至有时候考满分。时任扫雷大队政委周文春见证着杜富国一点点的变化。

  周文春:像杜富国他就是要到一线。在他们这一代身上,我们看到了国家的希望,也看到了我们这个军队的希望。

  3次大面积扫雷行动,已有2人英勇牺牲,包括杜富国在内40余人英勇负伤。为人民扫雷,为军旗增辉。寂静的雷场上,年轻的扫雷兵们已经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入伍时的铮铮誓言。曾经的死亡地带已经变成安居之地,在这片杜富国和战友们用双手翻捻过的土地上,村民们种下的农作物正在发芽开花。

  编辑短评:

  几个月来,杜富国的事迹在祖国各地、军营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人们纷纷被他英雄的壮举所深深感动,更为他英雄壮举背后的精神与情怀所触动。实际上,杜富国何尝不知道,到埋有上百万枚地雷的地方扫雷有多么大危险,他只知道饱受雷患折磨的边防群众在期盼什么。他何尝不清楚,当即将发生爆炸的关键时刻,如果只是为自己着想,应该是多么容易选择。作为新时代的人们,怎样的人生才真正有意义、有价值?杜富国用带血的忠诚与担当给出了响亮的答案:“衡量的唯一标准,就是真正为国家做了些什么,为百姓做了些什么……我们相信,杜富国的人生选择和价值追求会给今天的人们带来诸多启示。(吕锡成)

编辑: 王文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