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奋进新时代】科教兴国

2019-03-15 07:00: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3月15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今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我国第一个以教育现代化为主题的中长期战略规划正式出台。2019-3-15 新闻和报纸摘要全文>>>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我们要抓住机遇、超前布局,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总体部署和战略设计,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在全国人大代表金葆康看来,近几年,我国在教育领域的投入持续加大,高等教育成绩喜人。

  金葆康:在学科这方面,我们总共有402个学科进入了世界百强,那么总数仅仅次于英美。这个也是我们国家这么多年来支持教育、支持高等教育发展的结果。

  全国人大代表焦新安认为,如何充分发掘高等教育的成果,让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至关重要。

  焦新安:高校作为人才第一资源、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动力和文化第一软实力这“四个第一”的重要结合体,理应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撑。

  基础教育是一个国家教育体系的基石,全国人大代表徐玖平,呼吁应该关注教育本身,不让孩子输在终点线才更重要。

  徐玖平:不能为了中高考为目标来进行教育,人家孩子补习,就自己着急。教育是培养人的,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就是不要输在终点线上是重要的,也希望家长们清醒,全社会关注,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更要注重全面发展,学会做人、有礼貌、生活这些东西。

  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全国人大代表李光宇:现在贫困地区学校建设比过去好很多,硬件设施建设相对完善,但是软件方面、师资方面和城市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让贫困小学的孩子有机会到城里比较好的学校享受教育,对于他开阔眼界,改变思维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大国工匠,民族脊梁,职业教育则被认为是大国工匠的摇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这一表述,让全国人大代表武志永倍感振奋。他说,要激发企业自主培养人才的动力,也要纠正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

  武志永:我们培养高技能、应用型这种人才,首先企业要有动力。大家的观点都认为职教类的学生都是中考和高考中是差生,不改变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现实,就没法谈他的吸引力。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青年,是国家与民族的希望。爱国、励志、求真、力行,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5月,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对新时代青年提出的新希望。

  习近平:今天,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在新时代干出一番事业。要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担当,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我们的奋斗中梦想成真。

  “在新时代干出一番事业”,铿锵言辞的背后,是上百年积贫积弱、落后挨打的中国近代史。站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点上,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永不满足,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持续强烈。

  到2035年,中国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为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到那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必将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道路上,最稳固的梁柱。

编辑: 蔡梦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