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库布其的呼唤:百折不挠背后的科技力量

2018-08-07 07:00: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8月7日消息(记者金建军 郑颖 宝音)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突破自身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就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库布其人在与沙的抗争共生中,摸索出一条科学治沙之路,昔日寸草不生的沙漠如今焕发生机。请听系列报道《库布其的呼唤》第二篇:百折不挠背后的科技力量。2018-8-7 新闻和报纸摘要全文>>>

 

  库布其沙漠东南部,白土梁林场。浓郁的绿树、摇曳的柠条花、黄绿色的沙棘果……凉爽的风夹杂着花果清香扑面而来,让人忘记此刻身处荒芜的沙漠。林场老场长赵永强回忆,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造林种苗只能从外地购买、品种单一。为尽快防风固沙,林场开始高密度栽植小叶杨。没想到,几年后,辛辛苦苦种下的小叶杨水土不服,没能成活。

库布其沙漠普遍使用的水气种植法,十几秒就能栽下一棵树。央广网记者张凯航/摄 

  赵永强:后来全部死了,上面纯硬土,下面全是沙子,水分供养不上。

  沙漠里环境恶劣,种树绝非易事。2002年,农民张喜旺在企业的治沙民工联队里开始种树。顶烈日、锹挖坑、肩担水——可惜,种种付出却常常抵不过沙漠里的一场风。

  张喜旺:遇上一场风把沙子全部刮走,苗子自己就跌倒了。又把辛苦白费了。成活率非常低。

  种树方法原始、树种选择不当、造林密度过大,科技的缺乏让库布其治沙曾经陷入“治理——恶化——再治理——再恶化”的循环。走过的弯路让库布其人认识到科技治沙的重要性。柳树种死了,换杨树试试,杨树也死了,再换再试试;背风坡种不活,就迎风坡种;种了10棵,只活了1棵,活了1棵也是胜利……库布其人越挫越勇,不停地实验、改良技术。

  张喜旺:在沙漠里用水的压力冲出一个坑,把苗子栽进去,挖坑种树浇水一次性完成……

  反复失败、反复实践,2009年起,张喜旺和工友们开始推广微创种植法。微创种植法如同给沙漠做了一次微创手术,对环境影响小、成活率高。2012年起,张喜旺用积蓄在沙漠腹地承包了1600亩绿化工程,成为治沙民工联队队长。

  张喜旺:成活率能达到85%,10秒钟栽一棵树。一天能种二十来亩地。这个效率就翻了10倍。感到心里很欣慰。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正在库布其生动地实践。

  从锹挖栽树到微创植树,从草格沙障到可降解聚乳酸沙袋沙障,从沙丘下栽苗到风坡造林、大数据造林,从单纯依赖外地树苗到培育本土抗旱植物……四十年探索中,库布其人发明了100多种沙漠生态新技术,种树成活率也从最初的20%提升到80%以上。

库布其沙漠东南部的白土梁林场生产出枸杞等沙产品。央广网记者张凯航/摄

在库布其,亿利资源集团等企业研发出1000多种耐旱植物,建成植物种质资源库。央广网记者张凯航/摄

  库布齐沙漠腹地,亿利种质资源实验室。90后研究员李相儒正在进行“植物大熊猫”四合木的组织培养。透明的培养瓶中,四合木舒展着嫩绿的小小叶片。2013年,李相儒研究生毕业,回到家乡,成为新一代库布其治沙人。

  李相儒:四合木经历过7000多万年的环境变迁,生存很顽强,是对自然的一种敬畏感,我们人类也应该尊重自然。

  如今,在库布其,亿利资源集团等企业已经研发出沙柳、柠条等1000多种耐旱植物,建成了中国西部最大的沙生灌木及珍稀濒危植物种质资源库。

  治沙一天不止,创新一日不停——库布其的呼唤在沙漠回响。四十年百折不挠,几代人传承发展,昔日的“死亡之海”,如今变成 “希望之海”。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精神弥足珍贵,而尊重自然、科学创新使得库布其沙漠治理成为荒漠化防治的“中国奇迹”、新时代生态治理的中国样本。

编辑: 巩盼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