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十九大报告解读·伟大变革】文化自信凝国魂:如何传承,如何发展?

2017-10-21 07:00: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0月21日消息(记者王健 马闯 张棉棉)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十九大报告系列解读《伟大变革》今天播出第三篇:文化自信凝国魂:如何传承,如何发展?2017-10-21新闻和报纸摘要全文>>>

  信心对于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都至关重要。同样,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道路,不能没有文化自信。

  习近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总书记的报告13个部分,“文化自信”不偏不倚占据最中间的这第七部分。人说世间有一种美,叫中式对称之美,难道这个巧合恰恰是在意味中国最传统的文化所在吗?中国是文化大国,历史悠久、积淀深厚,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但中国是一个文化强国吗?恐怕还需要我们不断发展、推陈出新。

  习近平: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根在中国人内心,千百年来潜移默化影响着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各地考察时,总是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鼓励大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你写的?

  学生:对,我写的。

  习近平: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和现在的字,基本结构没有什么变化,所以这个传承它真正是一种中华基因。

  2014年的五四青年节,总书记去看望北大的一群年轻人,他说,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在当代中国,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就应该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一天,记者对“文化自信”这四个字留下特别深的印象。

  习近平:鸦片战争最后打垮的是中华的民族精神,感觉到自己什么也不行了。所以我们现在讲的三个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根本的是文化自信。我们现在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这种志向,它是中华文化复兴、自信的这样一种志向。

  2014年9月3日,9月30日,12月13日,中国接连增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中国烈士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并举行了三场隆重的纪念活动,总书记都亲自参加。他要以身体力行,强调继承和发扬革命优良传统,传承红色革命文化的重要性。

  习近平: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2016年5月17日,习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时,再次提到了文化自信。

  习近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就是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如果说,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都是偏外在的,那么文化自信更倾向于内心和价值观,这种自信能够让人真正地“心悦诚服”。

  参加十九大的代表们对这种文化自信深有共鸣。不论来自孔子故里,还是深耕航天领域,他们都坚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依靠中国精神,依靠长期以来中华民族积淀的积极向善的思想文化。

  山东代表王艺华: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湖北代表谭千红:中国航天六十一年的发展史为人类社会进步作出了贡献,也是一种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江苏代表陈燕萍:如果说之前中国文化一直是“长身体”,那么这五年则是实实在在地“长精神”,我们需要把文化自信有效地落实到研究、培育、弘扬和实践当中。

  目前,全球142个国家和地区已设立了516所孔子学院和1076个中小学孔子课堂,累计培养各类学员700多万人,文化活动受众近1亿人次,中国文化走向全球,已成为世界文明交流交融的强大力量和新鲜血液。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新闻热线4008000088,拨打热线电话即可将您手中的新闻线索第一时间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派出记者调查事件、报道事实、揭开真相。)

编辑: 孙永政
关键词: 习近平;伟大变革;文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