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生活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中国之声 > 新闻报纸摘要

[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好时代遇见加速度

2014-12-19 07:00:00  来源:中国广播网  说两句  分享到:

  央广网北京12月19日消息(记者赵子忠)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近年来,国家大量惠农措施让广大农民群众感受到政策的温暖,尤其是深化农村体制改革相关决定的推出,更是让行进在农业生产最前端的种粮大户们吃了一颗“定心丸”,信心倍增。今天,中央台走转改大型主题报道组来到浙江湖州,走到了这里的田间。行进中国·精彩故事第五篇:《好时代遇见加速度》。14-12-19 新闻和报纸摘要全文>>>

  12月的浙北田间,寒风阵阵,但61岁的孙梅金身上却带着田里劳作的热气,脸上的每道皱纹里都填满了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老孙说他9岁就开始下地了:

  赵子忠:您种地多少年了?

  孙梅金:我就9岁就开始种地啦。做合作社是从2009年开始。

  从少年到晚年,孙梅金的生活一直围着家里的40亩农田匀速公转。直到56岁,老孙耕耘的轨迹被按了加速键。他所在的浙江湖州市八里店南片地区被列为新农村建设体制创新试验区。为了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政府鼓励农民通过土地流转扩大承包面积,老孙劳作的土地很快飙升到1000亩,如今又增加到了3300亩。

  孙梅金:这几年天气好的时候,晚稻的平均产量是600多公斤一亩田。高一点的,新品种可以有862公斤一亩田。

  一眼望不到头的金黄,靠孙梅金全家6、7口人,显然吃不住劲,起初老孙雇了不少同乡一起干,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如今人少了,田里的活儿更多交给了机器抗:

  赵子忠:你这忙的时候雇多少人?

  孙梅金:机械化少的时候,人比较多,大约100多人。现在少了,也就40多个人,全部机械化了。

  老孙的“机械战队”由100多台农机组成,拿大米加工流水线举例,过去从稻谷到大米的十几道工序,如今全部自动完成,十几个人干一个钟头几百斤的产量轻而易举的被提升到了一天30吨。孙梅金的荷包也跟着鼓了起来。

  赵子忠:你一年收入能拿到多少?总收入?

  孙梅金:总收入的话,毛利润的话是一年600到700万,净收入有100多万。

  在新农村建设体制创新试验区,孙梅金富了, 把土地流转给老孙的农民周品江心里格外踏实,除了自己的口粮有保障,他还可以外出务工,增加收入。

  周品江:给我发了1800多斤米票,我们把地都流转给他了,老孙给我们发“米票”,拿着票去他的基地领米。地虽然给老孙种了,可我们的口粮依旧有保证。

  土地流转后,村里的年轻人更多选择了外出打工和经商,留在家里务农的基本都是老人,这成为老孙心里的隐忧,好在儿子回来了,帮着他种地。

  孙梅金:土地流转之后,60岁的70岁的甚至80岁的帮我干活的都有,平均年龄是72岁。

  赵子忠:儿子没出去,还在这种地?

  孙梅金:没有,种地的人对土地有感情,我觉得种过一天地的人,一辈子忘不了种地这件事儿。

  孙梅金说出不漂亮的句子,但他相信,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孩子们可能会选择回来,因为作为农民,他们根扎在这里的泥土里,他们富裕的梦也必将生长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

编辑:孔明作者:

头条推荐

参与讨论

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