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7月8日消息(总台央广记者韩雪莹)高校“毕业季”,在校园标志性的场景旁拍摄毕业照,是学子和老师们必不可少的仪式感。而最近,一张在金灿灿的麦田中拍摄的毕业照,出现在中国科学院大学举行的2022年度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的大屏幕上。本该在教室里、教学楼前或毕业典礼上留下的合影,为何出现在了“风吹麦浪”的场景中?这张特别的毕业照背后,是老师和同学们怎样的科研故事?

这张“丰收”合影,在中国科学院大学近日举行的2022年度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被国科大党委书记、校长李树深院士“点名”。照片里,三名学生簇拥着国科大现代农学院专任教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志勇,他们的背后是一片金灿灿的麦田;照片右下方标注着:2022年6月,河北高邑。

国科大党委书记、校长李树深院士在毕业致辞中提到,“这张合影同时定格了粮食丰收的景象和学业丰收的幸福”。

研究所在河北高邑的科研基地,满载着刘志勇和学生们有关这个毕业季的回忆。由于疫情防控加上恰逢麦收季节,他们缺席了学校的毕业典礼,就在这片麦田里举行了简单的毕业仪式。

“要毕业了,也是丰收的季节。他们就想了这么一个主意,在网上订了几套学位服。田里的麦子正好金黄,他们说,‘老师,我们去拍照吧’。我说,‘行,咱们找个好天气’。我们就去拍了这组照片留作纪念,有一个小仪式,满足他们一个心愿,就这样毕业了。”刘志勇回忆。

在照片中,身穿红色学位服、紧挨着导师刘志勇的,就是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遗传学2022届博士毕业生郭广昊。这个毕业季,他和师弟们顶着烈日,在田间地头开展试验。

“基本到5月,我们就对小麦的生长,包括发育期、株高、叶片发育、病害等各种表型进行研究,同时对每一个单株进行挂牌取样,然后回到实验室对它的DNA进行提取,进行分子标记的检测,从而获取一些想要研究的基因、再对它进行克隆。”郭广昊说。

研究所同学们今年的“麦收工作照”(受访者供图)

郭广昊描述的研究过程,离不开开展田间试验的前序环节——拔麦。郭广昊坦言,这个过程堪比当代“汗滴禾下土”。“研究肯定是需要把所有的,有需要的材料进行单株收获,而且要脱粒,放到一个纸袋里面。我们不会像农户一样,整片地混到一起收割。因为需要单株收获,不能用机械、也不能用镰刀,我们只能用双手对它进行拔取。”

研究所同学们今年的“麦收工作照”(受访者供图)

这个收获季,郭广昊和师弟师妹们在基地“徒手”收割了近15万株小麦实验材料。做农业科研无疑是辛苦的,好在,从小在山东农村长大的郭广昊,一直对小麦有一种特别的情结,也就欣然吃下了这份苦。让农民有个好收成,是郭广昊从本科起就选择这个专业的初心;如何找到抗击小麦白粉病的基因,攻克这一“小麦杀手”,是他在硕博期间主攻的领域。

郭广昊介绍:“为什么叫‘白粉’?小麦被病菌侵染后,病斑会呈白粉状布满整个小麦植株,尤其是叶片,影响它的光合作用。小麦有10万个基因,从10万个基因里找一个目的基因,难度是非常大的。我研究的时候,国际上还只有一个基因被发现。”

为了在这个几乎未被探索的科学“无人区”里驰骋,这七年来,郭广昊把自己“泡”在了这片麦田里。基于前几届师门不断累积的资料,郭广昊和实验室的伙伴们找到了破解之法:他们利用收获的几千株小麦的DNA样品,通过创新的生物信息学方法,成功克隆到抗白粉病基因。随后,他通过转基因技术将该基因转移到感白粉病的小麦中,在温室和田间展开表型鉴定调查,反复验证,成功地克隆了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5e,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SCI期刊上。

郭广昊在其克隆的抗白粉病基因导入高产品种材料旁合影留念(受访者供图)

远离城市繁华的试验基地,只有大片大片的麦田,这对于二十岁上下的年轻人来说,着实是一种考验。刘志勇带着年轻的学生们聚在一起“苦中作乐”,也从没有一个学生因为吃不了苦而放弃研究。郭广昊回忆:“我们基地的餐厅里每天的饭菜比较单一,有时候营养不太跟得上,所以刘老师经常给我们买一些牛奶,让我们补充蛋白质。一开始确实感觉非常枯燥,但是当你慢慢投入进去,有一些阶段性成长,发现一些有意思的事情,慢慢就会爱上这个研究。”

在田间地头研究小麦的研究所同学们(受访者供图)

郭广昊是刘志勇调入中国科学院大学后,带出的第一届博士毕业生。看着自己的学生把青春投入进田间地头,刘志勇仿佛看到了自己读书时的模样:1993至1999年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期间,他师从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学习小麦遗传育种。一样的辛苦,一样的情怀,背后是一代又一代农业科研人的传承。刘志勇感慨:“经过这么多年,终于把我们当年一些想做的、但因当时条件或者技术有限做不成的事情,现在都能做成了,也是传承了我们的几代人的梦想。”

刘志勇和学生们在高邑实验站(受访者供图)

年复一年,在这片肥沃的麦田里,小麦抽穗开花,再变黄结穗,最终呈现出饱满的果实。而在这一年的毕业季,这些特别的毕业照中金灿灿的麦穗,也寓意着毕业生们学有所成。郭广昊说,照片背景中的育种小麦田,是他们这几年在北京的实验室外待得最多的地方,能在这里为自己的毕业典礼画上句号,他觉得很圆满。

“因为我们是第一次在基地里进行毕业典礼、拍摄毕业照,大家非常开心,那些已经毕业的学生也非常羡慕我们,有一些还想着拿我们的学位服去拍摄。在麦田里拍毕业照非常有意义,相信后续的毕业生肯定也会选择在麦田里拍摄他们的毕业照。”郭广昊说。

6月17日,刘志勇在朋友圈中发出这张合影,并附言“毕业季,收获季,幸福季!”(受访者供图)

照片里,和毕业生一样洋溢着笑脸的刘志勇,也为同学们留下了一段寄语:他们所做的研究工作都是和农业生产直接相关的,所做的基础研究能够和育种的实践紧密结合,所以他们觉得成就感满满。作为导师,肯定希望他们每个人的研究或者学习期间能够有所建树;也希望他们的研究成果能够真正解决国家农业领域一些生产或育种中的实际问题,把他们发现的成果真正运用到国家的粮食或小麦的生产里去,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麦收季节,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高邑实验站的金黄麦田(受访者供图)

博士毕业后,郭广昊进入刘志勇的博士后工作站,同亦师亦友的导师一起,继续从事小麦研究。对于刚结束的学生时代,郭广昊除了感谢学校、导师和同窗,也感谢自己这些年的坚持。而对于未来的研究生涯,郭广昊说,会时刻记着导师对他的期望,“无论走到何处,都要把小麦的好基因留在这一方水土”。

“肯定是想继续做领先于我们这个领域的一些研究,挖掘已经克隆的基因后续的一些机制;同时,还是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其运用到生产,运用到更多品种里,使产量变得更高。”郭广昊说。

编辑:吴海波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