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 | 足迹

2019-07-12 20:18:00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

  从偏远乡村到城市社区,从工程现场到科研院所,从东北边陲到西南深山,从青藏高原到海中岛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50多名记者深入抵达一线,真诚记述,用心表达,展现一个古老民族的现代化传奇。

  昨天,《壮丽七十年,奋斗新时代——足迹》66篇报道全部收官。记者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继续在新闻一线践行“四力”。

 

  西柏坡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的圣地,是中国共产党迈出“进京赶考”步伐的地点。这次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李行健的调研采访就是从这个起点——西柏坡村出发。这也是这组报道的出发点。

  李行健:《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我们的报道其实就是要寻找这个地方70年前闪光的点,投射在新时代的模样。所以西柏坡的蹲点报道,我就把七十年前的“赶考精神”和新时代的脱贫这条赶考路对应,把七十年前七届二中全会的党建内容,与今天党建如何引领新农村建设对应。

  李行健半个多月与当地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挖掘那里脱贫致富的故事和经验。

  李行健:我们的系列报道名字叫“足迹”,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脚力是放在最前面的。然后我们再带着深一度的思考去更进一步的观察和捕捉,才能呈现出最终的作品,不能走马观花。

  这一趟下来,他也和当地脱贫户范来生成了朋友。临走那天,范来生看着自家院子里的苹果苗,约李行健苹果收获时再到他家。

  李行健:嫁接在砧木上,刚发芽,还站不住,得绑上钢筋才行。我突然意识到这颗苹果苗就是他脱贫前到依靠村集体的力量脱贫,再到下一步依靠自己力量致富的很好的缩影和象征。我还挺期待三年后去他们家吃这个苹果。

  范来生(左一)在和记者聊天,他的女儿趁着假期回来看他。(见习记者 张晓琳 摄)

  这边苹果树苗发了芽,那边西海固的花也开好了。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徐升蹲点采访的地方就在西海固中的“西”——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刚一去,就有人和他说,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官员曾将西吉县描述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之一。徐升的报道则记录了那里如何将森林覆盖率从6%增加到15.78%,如何用一碗“红军粉”让当地王河村脱贫销号。

  如今,西吉县森林覆盖率增加到了15.78%(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徐升 摄)

  徐升:以前挑水的扁担成了“老古董”,几乎家家户户都通上了安全、方便的自来水。我也感受到西吉人是在用抗击恶劣自然环境的这种拼搏精神去打这场脱贫攻坚战。我也希望今后能继续用带着风沙声、沾泥土的报道来给大家鼓劲、凝心聚力。”

  “红军粉”手工作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徐升 摄)

  一株果苗、一根扁担,动人的细节和真诚的情感就是这样用脚抵达,用心观察才能被发现和认识到。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谭朕在跟随电力员工巡线时,在山路上遭遇车祸。静下来,他想到的是日常用电背后,担负危险却无悔坚守的人。

  谭朕:等救援车来的过程非常长,我就在想在这样的环境下,我走一天就碰上了这样的事情。南方电网的工作人员一次巡线就要寻七八百公里,可能要在山里面转几千公里这种山路,就算是有车代步,也会(可能)出这样的意外。在去蹲点采访之前,我觉得电是一个太平常的事了,已经好几年没有遇到过停电这种状况了。

  蹲点采访跟随上山电力巡线发生车祸(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谭朕 摄)

  谭朕采访的电力工人中,有两位的工作餐视频曾在网上受到关注。那次他们巡线为了赶时间不得不在高塔上、大风中吃饭,不巧那天带的米饭被风吹散,他们被人称为了“风餐兄弟”。谭朕和他们一起到达一线后,带给了听众一个没有滤镜的,默默服务社会的“网红”生活。

  谭朕:他们说一般吃包子比较多,大家都在下面给他们留言,他们觉得这太正常了,“我每天都是这样过的”。巡一条线,二三十天。在海拔3000多米的地方,我上了一个多小时就已经累得真的是不行不行的了。他们也很年轻,走走停停地在等我,不断地往回头看我。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蹲”出来的报道才可能入耳,更入心。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蒋雪娇去的是石河子大学,不受采访线路、采访时间的限制,她说这样一来她在现场采访的路就多了,眼界也宽了,也更能走进人心里。

  蒋雪娇:曹连莆教授在采访中提到,他们这一代援疆的很多同辈人都已经魂留天山了,当时老人眼里含着泪,他说到艰苦的地方去、到需要的地方去,就是他们那一代人最朴素的愿望。节目播出后,有听众说听到热泪盈眶。我自己也很受触动,我觉得正是记者在现场,去观察、去聆听、去感悟,才能捕捉到细节、才能被采访对象触动,写出有人情味、有感染力的报道。这次蹲点调研报道也让我们找到了新闻人的初心。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蒋雪娇在石河子大学图书馆采访“军垦第一连”老连长胡有才(见习记者 王天浩 摄)

  北纬53度,冬季长达9个月的奇乾,方圆百里人迹罕至,被称为“风停止的地方”。内蒙古森林消防总队大兴安岭支队奇乾中队这期节目播出的当天早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李思默焦急期待着风能送来奇乾的消息。因为前一晚,当地发生了森林火灾,又是森林消防指战员们的不眠夜。当天节目直播中也有了这样一条插播:“就在此刻,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又有火情……”

  李思默:15天和森林消防指战员们共同训练,一起上山巡护……他们和森林大火直面对抗,日日夜夜在深山密林中坚守,用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去护卫。奇乾中队的指战员们常说,每天与大山相伴,时间长了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感情,自己能保护这片森林是非常自豪的。他们始终秉持着对党忠诚、竭诚为民的初心。这也让我感受到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一名党员要坚守初心理想,勇担职责使命。

  奇乾中队的勇敢逆行不却步,新闻工作的抵达、记录与思考不落幕。

  多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又投入到了新一轮的蹲点采访中。壮丽七十年,奋斗新时代,“足迹”继续在延伸。

编辑: 杨璇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