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我的山水乡愁|正是香瓜蒂落时——宁夏盐池从治沙到拱棚种植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017-07-07 08:32: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盐池7月7日消息(记者刘飞)“早上5点就起来,趁着棚里凉快,得赶紧把瓜摘了”,刘国民拿着把红色剪刀,在绿色的秧蔓间,挑捡成熟的香瓜。去年底,他家建起了4座拱棚,现在正是第一茬香瓜成熟上市的日子。这两天,市里、县上都有人订购香瓜,刘国民都是一大早起来摘瓜,再装箱,开车送货。他说,要是没治沙,拱棚根本搭不起来。

刘国民在拱棚内收获香瓜

  他家在宁夏盐池县赵记塘自然村。这里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位于毛乌素沙漠南缘,县里年平均降雨量220毫米,蒸发量2100多毫米。过去,这里常年经历风沙,村民每天醒来要做的,就是把院子里的沙运走。刘国民说:“十多年前,风沙一来,一下就给荞麦苗打死了。”

  盐池滩羊是当地养殖业的一块招牌,可羊只吃草、踩踏,也让这里的草场一度退化、沙化,甚至出现过羊只缺草,导致乏力,十几只羊死在沙地里的情况。

  

这样的明沙丘过去让不少经受风沙的村子搬空

  2002年11月盐池县开始实行草原禁牧,种植牧草,舍饲养殖,此外,还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同时,盐池县还与科研机构合作,先后进行了半荒漠地区抗逆树种选择、盐池沙漠化土地综合整治试验,筛选出了柠条、花棒、榆树、樟子松等一批适宜生长的树种,在流沙地上扎麦草方格固沙,在方格内点种植耐旱沙生灌木,适当选栽柠条、沙柳等苗木。

 

  在这期间,刘国民也承包了一片地,在过去的沙化羊道上种树,“这是个屏障、保护,要不别说香瓜了,地里什么都种不了。”

  随着治沙效果的显现,村里的环境比以前好了,村民的地里也能种下东西了。但是,直到去年底,主要以从事农业生产的赵记塘村村民要吃口蔬菜、水果,还得专门到集市上去买。

  赵记塘村的扶贫帮扶单位——吴忠市中级人民法院派驻到当地的“第一书记”单盼龙注意到了这个情况:“如果建成拱棚,村民蔬菜可以自给自足。今年(2017)三月,农牧局的专家还指导了,说今年第一批可以种香瓜。香瓜就进行销售,来增加收入。”

  

包装好的香瓜待上市

  去年底,在驻村“第一书记”的建议和联系下,刘国民和村里的几户村民一共建起了10座拱棚,“帮扶单位补贴了2500元,农牧局验收补贴1000元,扶贫办700元,一个棚5800多块,等于一座棚自己掏了1600。这一茬香瓜、蔬菜下来,一个棚收入三五千。”

  刘国民介绍,拱棚内,引水进行滴管,解决了另一个制约当地种植业的问题——水。他说,如果不用拱棚种植,同样的香瓜品种可能一个月后才成熟结果,而拱棚种植棚内温度高,香瓜可以提前上市,能赶着先卖个好价钱,“早上市的香瓜价钱能多卖一倍,一年两茬,收成也好”。

  等这茬香瓜卖完,刘国民另一座拱棚里的西瓜也要成熟了。掰下几根顶花带刺儿的黄瓜,他说,中午拿家里吃去。曾经在外打工多年的刘国民,如今,守着树林、拱棚、羊圈,盘算着要建起一个生态农庄。

  2017年,盐池县计划全年新增人工造林5万亩,补播改良草原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0平方公里;重点扶持柠条加工示范点10个以上,发展大接杏等经果林种植3000亩,以提升生态经济效益。

编辑: 范斯腾
关键词: 我的山水乡愁;香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