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浙大获捐11亿引发热议 专家建议保障捐赠信息公开透明

2017-05-13 20:37: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5月13日消息(记者孙莹)近日,浙江大学获11亿元捐赠,成为国内高校获赠的最大单笔捐款,资金如何使用引发大众关注。校方表示,捐赠资金将用于成立研究中心,来支持学校人才队伍建设和学术研究。媒体随机查询国内20所高校基金会官网发现,在获捐收入、支出及明细的信息公开上,有些高校没有按要求完成。

  5月4日,浙江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推出一篇名为《获捐11亿,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遂真教育发展基金成立》文章,文中写道,由浙大校友成立的上海遂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于5月3日捐赠成立“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遂真教育发展基金”,向母校浙大共计捐赠11亿元,10年分期付款。资金将用于成立“浙江大学遂真产业与金融研究中心”,支持浙江大学人才队伍建设、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等。但有网友对这笔款项的具体使用及监管提出疑问。

  教育学者熊丙奇分析,按照目前的信息看,11亿并不是一次到位,而是分10年分期付款,而且分期付款用的是基金的投资收益。这里面就出现了问题,学校能不能保证未来10年,这11亿都能到位。有的捐赠开始说的特别好,最后却没有兑现。从目前的信息,捐赠方与学校似乎是一种合作关系,这里的问题是,究竟是捐赠还是双方的商业合作,这也是有些混淆不清的,会出现信息勾连的问题。

  在熊丙奇看来,重视校友和社会捐赠是正确的办学战略,但是,校友捐赠和社会捐赠经常引发争议,原因就在于捐赠不公开、不透明,捐赠模式不清楚。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 民政部关于加强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教育基金会财务管理的若干意见》,基金会在通过登记管理机关年度检查后,要将年度工作报告在指定的媒体及基金会网站上公布。

  在熊丙奇看来,大学重视校友和社会捐赠是正确的办学战略。但是,要做好校友捐赠和社会捐赠,一定要保障捐赠信息公开、透明。高校必须向公众公开捐赠的收入、支出,这样才能树立捐赠的公信力,避免受到争议,才有利于这项事业的推进。

编辑: 姜萍
关键词: 浙江大学;捐款;信息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