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央广两会快评]上海强制生活垃圾分类减量

2017-03-15 11:35:00来源:央广网

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骆新

  在上海,生活垃圾的分类减量工作,连续七年被列入市政府的实事项目,七年过去了,效果如何呢?统计的结果是,2011年日均末端焚烧、填埋的垃圾总量是18000多吨,到2016年,这个数字下降到16000多吨,减量2000吨,特别是全年日均2400吨湿垃圾得到了资源化处理利用,也就是做了肥料,生物降解了。

  以上海2300万人口总量算,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已经从七年前的每天人均1公斤,降到现在的0.7公斤。当然,这个数字还不够令人很满意。城市土地面积毕竟有限,不仅填埋空间越来越少,而且处理不好,对土壤和地下水还会造成严重危害,焚烧现在也很难,因为担心二恶英等污染,全国许多城市都先后出现过大规模的居民抵制在居住地附近建垃圾焚烧厂。唯一的解决之道,就是让填埋垃圾越来越少,甚至向台北看齐,零掩埋。焚烧的垃圾也尽量把热值提高,也就是含水量别太多,如果把厨余垃圾和废纸一起烧,二恶英污染肯定很严重。具体来说,垃圾要做到“三化四分”,所谓三化,就是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四分,则是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分类利用、分类处置。

  这两天我们得到一个好消息,2017年,上海要强制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在此之前,上海已先后在100多个居住小区做了试点,效果还不错。不过,垃圾分类是一项长期坚持的工作,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千万别幻想一宣布“强制分类”,居民就言听计从、乖乖照办。以前有部分小区分类搞得不错,垃圾车一来,把不同垃圾箱里的垃圾,一股脑地装进一个大车厢拉走的现象,也是常有的。前端分类再好,后端工作也要能跟得上,因为“强制分类”不仅是针对垃圾的生产者——居民,也针对垃圾的处理者——政府。他们在法律关系上是对等的。

  垃圾分类,是一笔经济账,说白了,就是将垃圾处理成本如何分摊。以前,居民“一丢了之”,现在要为你生产的垃圾付费购买服务,不仅要提前分类,而且这个分类,还是在别人看不到的家里完成的,怎么办?拿中餐为例,容易产生大量含水量多的厨余垃圾。德国许多家庭专门设有一个厨余垃圾管道,类似排污管倒进去,厨余垃圾就能通过生物技术,去除水分、变成肥料。但中国做得到吗?修改建筑标准,增添硬件设施,恐怕都做不到,那么,动用经济杠杆,肯定是最容易想到的办法,比如设立垃圾处理账户,少奖多罚。但这又会牵扯到如何计量的问题。要知道,计量是执法的依据,而执法是需要成本的。这个成本有多大?政府财政能不能承担?

  当然,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垃圾分类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但还要特别提醒政府,让城市居民改变生活习惯,彰显政府的服务功能,要比放大强迫手段更重要。比如,能否考虑设立一个垃圾分类的政府产业基金、以部分资金做杠杆,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进来,把垃圾分类当成一门生意做,或者以政府购买社会组织的第三方服务,先帮助社区居民学会分类,再以居住楼宇和组织机构为单位,接受分类垃圾的集体清运,这可能就会形成一种组织与组织、人与人之间的纠错机制。所以,想解决垃圾问题,关键并不在于垃圾本身,而是如何重新理解社会治理、如何释放社会活力。(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骆新)

编辑: 刘华龙
关键词: 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焚烧;无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