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安2月14日消息(记者刘涛 侯艳)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牵挂。过去的一年里,习近平总书记先后赴云南、湖北等地考察调研,深入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把党的关怀送到了千家万户。过年了,这些地方的老百姓生活得怎么样?有哪些新变化?春节期间,中国之声推出特别策划《习总书记的民生足迹》,回访总书记过去一年考察中所牵挂的那些人和事,带您一起感受总书记的为民情怀。14日推出:“小木耳”朝着“大产业”的方向不断迈进。

  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到陕西考察调研时探访贫困山区,实地检验脱贫攻坚战的进展和成效。

  在商洛市柞水县金米村,总书记为“小木耳”点赞:“这里的木耳很出名,要靠木耳脱贫致富,小木耳大产业。”

  春节前夕,记者来到金米村,村民李泽云一家正在灶台前忙活着准备午饭。

  刚下锅的是老李专门为过年存的腊肉,再加点金米村自产的黑木耳,一阵翻炒,香气立刻扑鼻而来。

  李泽云家有四口人,老伴患有大病,医疗支出负担重,家里的日子过得紧巴巴。自打金米村发展木耳产业以来,在村里的帮扶下,李泽云承包了两棚木耳,依靠勤劳的双手,一举摘掉了贫困的帽子。李泽云告诉记者:“脱贫就是(因为)党的政策好,在我们这搞点木耳大棚,我们种着木耳,一年就收入三四万块钱。”

  如今,“小木耳”正在朝着“大产业”的方向不断迈进。金米村党支部副书记陈明明介绍,去年村民人均增收近2000元,今年木耳产业还将给大伙儿创造更大的红利。他说:“新建的基地总共占地面积是61亩,到开年的时候,春季就可以投入使用了。然后这一块还要建一个木耳产业观光园,木耳产业基地肯定是规模越来越大。”

  在金米村往南180公里外的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锦屏社区,张运弟一家正开着春节前刚提的新车,去市里再置办些年货。

  张运弟曾是移民搬迁的贫困户,如今搬下山来在锦屏社区住进一套110平米的新房。张运弟还在社区的毛绒玩具厂找到一份缝制玩具的工作,既方便照顾老人、孩子,又有了每月2000多元的收入,一举两得。去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老县镇锦屏社区考察,对当地“山上兴产业,山下建社区,社区办工厂”的发展思路给予肯定。张运弟说,如今的生活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她说:“我们就是共同努力。我们去接(买)辆车,不是和人家攀比,就是为了我们一家人方便。这也是我今年觉得最高兴的。”

  出了锦屏社区,向西走几公里,再沿着九曲十八弯的山路爬到山顶,记者来到老县镇蒋家坪村。还没到村口,就听见村里传来了悠悠的茶歌声。

  蒋家坪村是个茶产业特色村,村民们因地制宜、靠山吃山,家家户户都种茶、卖茶。去年以来,村里还开辟了“茶旅融合”的新路,好几户村民开办起了农家乐。

  90后的周丽就是其中一位。周丽姐妹四个,父母都是普通农民,供养她们上学曾让家庭陷入贫困,现在的光景却是翻天覆地。周丽说:“我们这边现在在规划,到时候都要统一地去改造,那就把手艺等各方面学好,多学习一些,日子过得肯定越来越有信心。”

  去年在蒋家坪村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大家,“你们这里已经在变了,将来会变得更好!”今年,蒋家坪村的茶园又增加了300亩,面积翻了将近一倍。村党支部书记罗显平和乡亲们对未来充满信心,罗显平说:“2021年我们也把茶叶产业做好。原来我们靠天吃饭,今年开年就要实施黄洋河引水上来进行滴灌,这样产量就高了。所以还是咬定青山不放松,走好‘茶旅融合’,把农家乐、民宿做好,让老百姓多渠道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