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18日消息(记者柴华)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11月18日在2020普惠金融国际论坛上表示,十四五期间,应重点从业务规范、技术安全和消费者保护等维度,加强数字普惠金融领域的监管规则体系建设,使监管部门对各类创新做到看得懂、穿得透、控得住、管得好。

  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球的环境下,非接触、不间断、高效率的数字普惠金融在抗疫情、助小微、稳经济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潘光伟在2020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上给出一组数据显示:疫情发生以来,多部门和机构共同推动的“无接触贷款助微计划”大幅提高了银行首贷、信用贷款的比例。潘光伟介绍,截至1115日,“无接触贷款助微计划”服务小微企业和农户数超2262.84万户,贷款累计发放9784.45亿元,满足了小微、小小微企业“短、小、频、急、散”的融资需求特点,进一步扩大了银行对长尾客户的覆盖面。

  数字普惠金融的迅速崛起,明显地实现了普惠金融服务在直达性、适当性和匹配性上的边际改善。不过,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表示,需要清醒地认识到,数字技术不可避免地会带来数字鸿沟、风险叠加等一系列新挑战。李东荣说:“‘十四五’期间,要加强公共征信和市场化征信机构在普惠金融领域的功能互补,提升支付、信用、金融数据等基础设施的服务水平。重点从业务规范、技术安全和消费者保护等维度,加强数字普惠金融领域的监管规则体系建设,使监管部门对各类创新做到看得懂、穿得透、控得住、管得好。”

  此前发布的《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对开展网络小贷业务的小贷公司在注册资本、杠杆要求、贷款金额、监管体制等方面都有了更加细致的规定。中国小额贷款公司协会会长王非对此表示,拥抱监管、规范体制已经成为行业共识。王非说:“守住监管的红线和法律底线,一是不违规经营;二是不去触碰法律底线,远离暴力催收、非法集资、高利贷等违法行为;三是不过多涉足消费金融,这才是生存和可持续的根本。充分利用金融科技,后来成为这种类似于消费金融公司,或者做所谓的C端客户、完全零售客户的这种利用互联网网络技术的公司,绝对不是小贷公司转型、提质增效的一个目的,也不是主流。”